- 张禛琪;胡建华;何宗霖;秦捷;黄贤安;郝志红;陈建勋;
基于Python PyQt5框架开发了一套FQM连轧管机壁厚调控系统。通过系统分析连轧管工艺过程,提取影响钢管壁厚的关键工艺参数,构建了连轧管工艺参数离线调整软件平台。系统核心包括:建立了涵盖减壁率、孔型参数、速度、转速等关键参数的完整的连轧管工艺数学模型;开发了壁厚预测与调整功能模块,在某6机架三辊连轧管机上进行了实际应用验证,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良好。该壁厚调控系统为连轧管生产提供了可靠的壁厚控制解决方案,同时为后续智能化升级奠定了技术基础。
2025年04期 v.54;No.271 19-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何思凡;杨首恩;刘光明;曾凡伟;谢逍原;
为评估内壁喷丸处理对高铬奥氏体耐热钢抗蒸汽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S31035、SP2215、TP310HCbN三种钢管在未喷丸与喷丸两种状态下进行665℃、3 000 h高温水蒸气氧化试验。通过氧化膜厚度测量、XRD物相分析、SEM/EDS显微表征,系统研究了氧化层结构演变规律,并基于氧化动力学曲线外推10万h腐蚀数据。结果表明:喷丸处理未显著提升抗蒸汽氧化性能,两种状态下氧化膜生长速率与物相组成相近;从工程应用角度看, 3种钢管的喷丸与未喷丸试样均满足腐蚀裕量标准要求;建议取消喷丸工艺,以降低生产成本。
2025年04期 v.54;No.271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3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严国标;林宏辉;郭琦;李传强;章争荣;
系统考察了304不锈钢管材在不同加工工艺下的晶间腐蚀行为。通过对比分析切管、弯管、水胀、热处理及抛光等关键工序对材料微观组织及耐蚀性的影响,发现宏观尺度(10~200倍)下所有工艺试样均未出现明显晶间腐蚀,满足标准要求;微观尺度(500倍)下:弯管后热处理试样出现轻微晶间腐蚀,水胀工艺使腐蚀加剧,水胀+热处理后腐蚀仍显著存在,抛光工序导致最严重的晶间腐蚀。变形组织分析表明:弯管外层形成的变形组织在压扁时易开裂,但热处理可消除该组织并改善开裂倾向。建议改进抛光工艺参数并引入钝化处理,可显著提升管材耐蚀性能。
2025年04期 v.54;No.271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杨照宇;李晓;窦梓豪;
阐述了Φ310 mm 12Cr5MoNT合金钢连铸圆坯的生产工艺开发过程。采用“100 t UHP EAF→LF→VD→CCM→缓冷”工艺路线,在电炉冶炼阶段严格控制出钢碳含量(0.03%~0.06%)和磷含量(≤0.010%),确保出钢温度在1 650~1 670℃。精炼工序采用高碱度还原渣系,配合强化脱氧工艺,VD处理保持高真空时间≥12 min,软吹时间≥25 min以提升钢水洁净度。连铸过程控制过热度16~25℃,保持0.75 m/min恒拉速,实施全程保护浇铸,并采用结晶器与凝固末端双重电磁搅拌技术。生产实践表明,该工艺方案使铸坯化学成分波动范围显著缩小,钢中夹杂物得到有效控制,低倍组织均匀致密,完全满足后续穿孔轧制的质量要求。
2025年04期 v.54;No.271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许占海;王增海;林震;张瑞林;房旭;张宝军;
针对Φ180 mm MPM连轧管生产线环形加热炉的烟气治理问题,开发了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DS(高活性钙干法脱硫)一体化处理工艺。通过系统分析加热炉烟气特性,创新性地将SNCR脱硝技术与SDS干法脱硫技术有机结合,构建了完整的烟气净化系统。工程应用表明,该技术方案实现了SO_2排放浓度≤50 mg/Nm~3、颗粒物浓度≤10 mg/Nm~3的超低排放标准,年可减少SO_2排放量约74.69 t。研究为热轧钢管生产线加热炉的烟气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2025年04期 v.54;No.271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徐福昌;柏广杰;
通过建立轧制力矩数学模型系统分析了二辊斜轧穿孔过程中关键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管坯温度、轧辊间距和顶伸量与轧制力矩呈显著负相关,而送进角则呈现正相关关系。定量分析显示,当管坯温度从1 230℃降至1 130℃时,轧制力矩大幅增加85.09%;轧辊间距由265 mm减小至245 mm时,轧制力矩上升38%。相比之下,管坯温度和轧辊间距对轧制力矩的影响最为显著。该研究揭示了工艺参数与轧制力矩的作用机制,为实际生产中工艺参数的优化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对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5年04期 v.54;No.271 54-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李强;李军兆;彭盛军;殷鑫;于航;曾宪山;
研究了Φ50.8 mm×0.89 mm超薄壁S32750超级双相不锈钢焊管的制备工艺。采用直流钨极氩弧焊接技术,结合创新的双半径W反弯曲冷弯成型工艺和焊缝整平工艺,成功制备出高性能超薄壁焊管。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焊管力学性能、工艺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焊缝成形良好,过渡圆滑,无咬边等缺陷;显微组织分析显示焊缝区由铁素体和奥氏体两相组成,且分布均匀;硬度测试表明焊缝、热影响区和母材的硬度均≤300 HBW,硬度差控制在15HBW以内。
2025年04期 v.54;No.271 60-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李冬;郭雷;郭磊;郝博超;许彦;吴金辉;
针对某场站埋地输油管线无缝钢管穿孔泄漏事故开展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泄漏钢管的理化性能完全符合标准要求;失效的根本原因是外防腐层局部破损导致土壤环境中溶解氧诱发钢管外表面电化学腐蚀,形成腐蚀坑并逐步扩展;管沟土壤和地层水中氯离子的存在显著加速了点蚀进程。提出了加强防腐层完整性检测、改善土壤环境监测等预防措施,为同类管线的安全运行和维护提供了重要参考。
2025年04期 v.54;No.271 66-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